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岩井俊二还在仙台市就读高中。
本打算放学后和一帮好友到电影院观看新版《金刚》,不料一辆公交车的后轮从岩井俊二的脚上重重压过。
住院之后,班上的同学几乎都为他写了一封慰问信。但他当时并没有太上心,而是将这些信件塞在抽屉里。
直到十多年后,当他打算拍摄自己的长片处女作时,他突然想到了当年这些可爱而真挚的信件。随后不久,他便写出了轰动国外,甚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纯爱杰作《情书》的剧本。
1995年上映的《情书》,其影史地位早已不言自明。豆瓣上近113万人看过,评分高达8.9,成为“top250”排行榜中位列第74位的经典之作。
如今,《情书》在5月20日重映,终于可以让多年以来,为之痴迷,为其悸动的男孩女孩们重温青春之恋。
#520大声说出爱#
而我们则不禁要问一句,《情书》为何能在东南亚地区掀起纯爱之风?以及凭什么它可以让经历过或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为之流泪?
春季的神户地区,飘舞着簌簌大雪,女孩渡边博子在雪地上一动不动,宛若已安谧地逝去。突然间,她大口喘气,疾速起身,抖落着衣服上白成一片的雪花,仰面呼吸,似在感受着天地间游离的某个幽灵。
确实,博子正是穿着黑色大氅,为逝去两周年的未婚夫藤井树祭奠,心中依然忘不了曾经和他的点点滴滴。
而这一次和藤井树父母的共同祭拜,让她获取到了一个意外信息——未婚夫中学时期在北海道小樽市的住址。为了寄托心中久未散去的思念,博子打算写一封问候信件寄到此处。
吊诡的是,这封信件不仅被人收到,而且还得到回复。要知道,藤井树在小樽的故所早已拆迁,原地址上已经是一条平坦的马路,难道真的是魂魄显灵,以慰故人?
原来博子得到的地址并非未婚夫的,而是后者在中学时期同班的另一名同名同姓的“藤井树”,只不过这位是个女孩。博子所寄之信,正是被这位女藤井树收到,并且回复。
更有意思的是,女藤井树的外貌和博子一模一样,宛如孪生姐妹。于是,在博子和女树之间,一段起于身份求证,终于男树经历分享的故事由此开始。
而在博子一次次向女树请求打开其尘封的记忆,把男树的点点滴滴悉数付诸笔端,以及寄去宝丽来相机,希冀女树拍下男树驻留过的地方后,女树开始回忆起自己和男树之间那被掩盖的细腻情感。
对于博子而言,她更是从女树的这些回忆中突然惊悟:或许当年男树对自己一见钟情,并非是自己多么独特,而是她让男树想起了初恋。
而女树从博子的这些猜想,以及其他人的推测中,尽管百般否认,却在影片最后羞赧地掩饰那时隔多年的少女悸动。
至于博子,她也终于释然,她不再对男树的猝然而逝抱有无尽遗憾,也不愿对自己或许只是女树的替代品感到嫉恨羞愤。
女树成为了男树青葱时期的白月光,而博子成为男树后来人生中的红玫瑰,大家都曾爱过,也曾错过,最重要的是不必再执着。
将《情书》作为纯爱片的巅峰之作,即在于它在当下语境中,可贵的怀旧感,更重要的是它绝非一味地煽情,而是用“去世”的母题,让爱情留有遗憾。
《情书》的怀旧在于一个“慢”字。尽管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外电话早已普及,通讯相当便捷,可博子和女树依旧选择了写信这个看似古老的方式。
信件成为两人起初误解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让这个故事变得曼妙而不可言。博子从女树的文字中,感受到了男树曾经的少年意气,以及对女树的暗恋之情;而女树却在书写的过程中,毫无察觉,坦然记录。
这种书写时的单向感,让博子的妒意逐渐升温,也令女树记忆中的屏障逐渐被打破。
同样,不管是博子寄去的宝丽来SX70系列的拍立得相机,还是女树的图书馆管理员工作,都让《情书》中的这些角色和现实世界保持距离。尤其是放到网络社交泛滥、潮牌风尚袭人的当下生活中,我们更是难得在这样一部影片中,品尝宁静之美。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情书》所讲述的纯爱故事,并非仅仅局限于男树和女树的校园时光,事实上,这一部分的篇幅在整部影片中比例并不多。它更为让人印象深刻的,乃是用去世的色泽调和爱情的青涩。
影片一开始,便是博子在男树两周年祭日上,用屏住呼吸的方式,与长眠地下的男树共情。而对于女树来说,她同样在中学时和父亲天人永隔。去世,成为这两个长相酷似的女孩绕不过去的心结。
更为值得琢磨的是,在女树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去世和恋爱的重合作用。在此,有一个问题值得所有喜爱《情书》的影迷们去思考:成年之后的女树,固然在影片最后得知了男树对自己的暗恋,可难道在中学时期她对于男树真的只剩下厌恶吗?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叫“屏蔽记忆”的现象,指的是某人因为某件创伤事件,对另一段记忆选择性地进行屏蔽。
片中,当女树被母亲和姑父丢在医院治疗时,她于昏睡之中,梦见了父亲当年送入医院不幸身亡的场面。也正是在这段记忆中,女树于开门之际,突然想起了中学时期那位和自己同名同姓的男孩。
颇为值得注意的是,男树在这段记忆中所出现的两个镜头,分别是女树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看到他的场景。
尤其从她回忆自己和男树的相处经历来看,她绝非毫无感觉,心怀厌恶。仅那段她坐在校图书馆桌前,看着窗纱轻轻拂过男树的场景,就可见少女怀春的悸动和羞涩。
然而男树突然离开的时间节点,恰好和父亲的丧期重合,加之母亲的哀痛过度,需要照料,女树的情感空间在这一时段一片空白。之后的岁月里,随着男树再也没有出现,女树便将对他的暗恋和父亲去世的伤痛一同屏蔽。
正如她即使感冒多日,身体极度不适,也只是选择吃药,而不愿去医院看病一般。这个阀门,她轻易打开不得。
而当女树最终得知男树去世的消息后,终于身病叠加心病,陷入昏迷。此处,岩井俊二用了一段极富寓意地闪回桥段——女树在少女时期看到冰块里的蜻蜓,国外的“物哀”之义,不言自明。
由此,《情书》中所有的少年暗恋、少女之痛,以及求之不可得,得之已不再的幻灭感,最终通过这皑皑白雪,这偌大山岭,演绎出了李商隐的妙句:此情只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当年,《情书》上映后,立即在国外国内掀起了第二次电影浪潮,包括北野武、竹中直人、是枝裕和、河濑直美在内的一大批国外导演,纷纷推出佳作。
此外,《情书》也深度影响了整个东南亚地区观众。
1996年,本片在香港地区上映时,有一家影院在只有一个影厅的情况下,一天排五场,连续放映达半年之久。结果,仅四个月,该片就创下了500万港币的票房收入,要知道这是在90年代中期的香港。
而在光良的经典歌曲——《童话》的MV里,便有一段男女主角一起看《情书》影片的段落。
对于内地观众最直接的影响,便是2018年,由岩井俊二执导的华语电影《你好,之华》,同样通过书信来往进行叙事。实际上,这是在致敬《情书》的主线桥段。
然而如果追溯《情书》最初的拍摄动机,或许会让很多影迷大吃一惊。因为岩井俊二并没有打算拍摄这样一个故事。
在经过一系列的电视短片和策划片的拍摄之后,岩井俊二终于有机会依靠富士电视台的投资,拍摄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处女作,他直接选中了同样为内地文艺青年所熟悉的村上春树的名作《挪威的森林》,作为剧本改编。
早在24岁第一次读村上的这部杰作时,岩井俊二便打算拍摄此片。所以等到7年后终于有机会执导长片后,他第一时间便想到了村上,打算联系后者,进行版权洽谈。
不过可惜的是,村上那时候正好在内蒙古旅行,联系不上。
但是,这并没有完全打消岩井俊二对于《挪威的森林》的兴趣,他将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进行了变换,但是不少设定和内核,却有着相似之处。
比如《挪威的森林》中身亡的木月,和《情书》里遭遇山难的男树;《挪威的森林》中渡边彻在阴郁的直子和明媚的绿子间犯难,而《情书》中,博子在男树和秋叶之间进行抉择。
甚至于“去世”的主题,也都贯穿着这两部文艺杰作。
不过,岩井俊二阴差阳错,自己撰写出的《情书》的故事,并不比《挪威的森林》逊色,在很多忠实的《情书》粉丝看来,可能更加沁人心脾,让人难以忘怀。
这也正是《情书》在首映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依然能够打动广大粉丝,以至于在内地重映的原因。它让我们感受到小樽冰雪世界中的那份宁静而安谧,以及春夏之际,少女藤井树和少年藤井树在泛着金色光泽的青葱岁月里,那含蓄、不可言说的悸动之情。
-END-
【文 | 南野文 】
【编辑 | 语非年 】
关注
@柴叔带你看电影
,更多精彩不迷路:
《十八岁的天空》播出19年后,有人无戏可拍,有人拿奖拿到手软
第一代“冯女郎”的戏剧人生:三婚两离,两次当后妈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