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光抓走的人》:既不硬核也不艺术,差那么一口气

今天上映的《被光抓走的人》首日票房表现一般,截至当日下午17点30分,票房还不足1700万,不过它会是一部会引发热议的电影,一方面在于对它类型的讨论,另一方面则是它情感观念的呈现。如果只看故事简介和预告片,很容易把它视作科幻片,但事实上全片仅用了一个超现实核心推动情节,除此之外与“幻”字再无关系。

图片[1]-《被光抓走的人》:既不硬核也不艺术,差那么一口气-文明社

《被光抓走的人》的人剧照,落点在人的情感。

在电影叙事的层面,有一派电影常常使用这样的叙事手法。它们并非通篇的“第二世界”设定,基于现实世界映照创作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如《星球大战》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指环王》系列,仅仅创作一个核心推动情节,后续发生的一切故事都是基于这个情节的影响,但这个情节并不用时时刻刻渗透在后续情节中。

这种看似无法归属传统类型片范畴的电影,其实侧面印证的是商业电影整体产业层面的高度发达。但是中国电影的产业并没有达到这样的一个高度,成功的同类影片还是以喜剧或其他类型比重为主,让观众尽可能忽略它的“幻”设定。因此,对于《被光抓走的人》蜻蜓点水般展现的科幻情节,观众也许会有水土不服感,甚至觉得是故弄玄虚。

图片[2]-《被光抓走的人》:既不硬核也不艺术,差那么一口气-文明社

《超时空同居》剧照。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商业片编码方式,“光”的出现是制造恐惧,最终恐惧被消解,故事结束。同时,这个恐惧必须有现实意义的指代。在电影里也是如此,舆论认为“光”带走的人是相爱的人。但这样的解释其实并不适宜硬科幻的设定,情感的虚无性,往往只适合用来成为最终武器,呼唤英雄完成绝境逢生的最后一击,而不是恐惧产生的原因。

图片[3]-《被光抓走的人》:既不硬核也不艺术,差那么一口气-文明社

黄渤、谭卓在片中扮演一对夫妻。

本末倒置,使得这部电影有了不同的叙事质感,也是一种反商业类型性设定的呈现。对于现代人情感的探讨才是电影的主旨,“光”这一核心推动情节只是为了把幸存者们推入一个绝境之中,逼迫他们思考眼前爱的状态。进入到具体情节中,像是黄渤和谭卓饰演的中年夫妻,王珞丹饰演的离婚女人和黄璐饰演的小三,这样的角色都不以典型性、陌生化为创作基底,而是尽量真实和生活流。

图片[4]-《被光抓走的人》:既不硬核也不艺术,差那么一口气-文明社

《龙虾》中国香港版海报。

□耳朵(影评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