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2022:才3月已有10位老艺术家离世,跨越一个时代的告别

往事如烟。而传奇已然老去。

2022年3月才过去一半,演艺圈让人心碎的消息接踵传来。

但我想到先回到故事的开始,1979年是万物复苏的一年,歌唱家李光羲带着《祝酒歌》登上春晚,用醇厚的高音唱到,“美酒飘香啊歌声飞 朋友啊请你干一杯 请你干一杯 八亿神州举金杯 舒心的酒啊浓又美 千杯万盏也不醉。”

那一夜,央视直播大厅所有观众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仿佛歌声永不凋零。要求点唱《祝酒歌》的来信如雪片一样飞进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在短短的两个月内竟有16万封之多。

1990年,《大决战》系列的第一部《辽沈战役》上映,马绍信扮演的林彪第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就留下两句传世的经典台词,第一句是:“我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这个饭怎么吃?”

第二句是:“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据说影片放映结束后,作为林彪昔日战友的杨尚昆紧紧握着马绍信的手,眼中充满了五味杂陈的情感。

影片上映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到现在仍被看作“国产战争片的最高峰”。 而马绍信版的林彪,更成为银幕上难以被超越的经典角色。

现在,让我们让时光回到现在。

就在过去四天之内,马绍兴、李光羲两位老艺术家先后离去,经典成绝唱。如果把时间拉长到开年到现在,我们已经失去了20多位老艺家,个个都曾创造过经典。

他们和那个逝去的年代一样,留下了光辉的印记,而后悄然别离。

笙歌虽不在,明月常照人。传奇已逝,必有伤心。

但回顾这半年十几位离世名人的人生,或许可以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

1、 著名演员马绍信 1936年-2022年3月14日

“我只要塔山”——《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台词

从《大决战》系列到《喋血四平》,再到最后一部《大进军》,马绍信其实只在四部影视作品中出演过林彪这一角色,但这个版本却那么深入人心。

有些传奇背后尽是偶然。

马绍信出生于黑龙江鸡西市,1956年考入文工团,曾是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大决战》是他第一次出演电影。

马绍信原本试镜的是陈布雷这一角色,如果不是影片导演慧眼识珠,一眼看出马绍信无论是形象还是气质,可以演陈布雷,但最适合的角色,是林彪。

定角之后,马绍信查阅了大量文史资料和文献纪录片,走访了林彪当年的亲朋好友,将林彪的生活习惯,走路的姿态,甚至说话的速度和语气,都摸得一清二楚。

影片中林彪第一次出场是背对镜头,半明半暗的光影之间,这位身材瘦削、披着军大衣的指挥官始终凝望着宽阔的军用地图,画面外众人的谈论声先出画,然后他才身缓缓转过身来,那种不怒自威又带着些许沉郁的气质,瞬间把一个专注军事业务,性格孤僻,谨慎持重等性格特点,全演出来了。

也是那一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整个电影院都炸了,观众几乎在那一刻就认定,马绍信饰演的,简直就像“林彪”本人。

从这个出场开始,无论从扮相还是神态,马绍信始终都做到了形神兼备、入木三分,传递出一股令人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

他抓住了林彪性格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特质,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影片中他独自一人在屋内吃着黄豆思考问题,任外面多么热闹都保持淡定的模样,留在了一代观众心里。

林彪的女儿曾打电话致谢,感谢他通过电影将复杂的林彪展现出来。

但在1997年拍完《大进军》后,马绍信就再没有出演过林彪,而是不断尝试其他角色,其中不乏《杨靖宇将军》《林海雪原》中的座山雕这样的经典。

马绍信曾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曹禺戏剧奖,也曾多次提名金鸡奖,但他获得最重的奖杯,一定是几代观众的口碑。

这些年马绍信早已淡出大荧幕,但当纷纷人事早成梦影,经典却从未被淡忘,当年他留下的许多作品,还能够穿透时光,敲击人们的心。

人们怀念那些打动过我们的画面,也感谢那些曾用心的创作。银幕经典,永不磨灭。

2、歌唱家李光羲 1929年11月15日-2022年3月13日

“唱一首歌,唱到人心上去,你就成功了”——李光羲

有网友曾在2月发文称,李光羲当时还出席晚会演唱,最后的高音令人心碎。

得知李光羲去世后,歌手龚琳娜发文悼念:“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中国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

冯远征、王凯等许多明星也都纷纷发文怀念。

李光羲的童年亲历过抗日战争的烽火,先生自己回忆,当年在天津”挣扎在敌寇铁蹄下的“苦”,绝非“吃不饱、穿不暖”能形容。

后来李光羲历经岁月磨砺,从17岁接替早逝的父亲成为一名矿务局职工,到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从矿场走到舞台,报读中央歌剧院,成为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但先生真正的艺术巅峰,可以说是出现在50岁以后。

1976年金秋十月,喜讯传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人们手捧美酒,开怀畅饮,《祝酒歌》应运而生。

李光羲从首唱此歌的女中音歌唱家苏凤娟那里看到《祝酒歌》歌谱,迫不及待地给作者施光南写信,自告奋勇请求演唱此歌,但当年他曾被告知歌词意义不够向上,不适合在公共场合演唱。

有些经典,必经历时光酝酿。

3年后,时候到了,1979年春晚,已经50岁的李光羲终于在全国观众眼前唱出这首一代人的经典,歌声传遍大江南北,所有人的心里激情翻滚,那是一个时代的欢歌。

从此开始,他先后演唱了《红日照在草原上》《延安颂》《松花江上》《太阳出来喜洋洋》等许多广为流传的歌曲。 在一场艺术沙龙上,92岁的李光羲分享歌曲中的故事说:

“唱歌最重要的不是声音,不是你用了什么艺术技巧,而是要从心里边流出来,是情之所至。”

那些时光的盛宴,那些璀璨的星光,总会随时光一一飘散如烟,但歌声永恒。

人们喜欢李光羲的歌,因为歌声动人,也因为经历过那么多人生考验后,先生的歌声却永远乐观向上,慷慨昂扬,因为他歌中的家国情怀,因为歌中有风骨。

又有一次,被问到一首歌曲怎样才能有强烈的感染力时,他回答道:“明星之所以被称为‘明星’,是因为他如同天空的星辰一样,在人们的心中起到指明方向的作用,几分钟之内,就因作品触及人们的心灵的而感到激奋。”

这才是明星。

3、著名华人指挥家陈亮声 1933年-2022年2月28日

很多人知道陈亮声是斯琴高娃的爱人,其实他真正的职业身份,是知名华人指挥家、作曲家。

1933年出生在上海的陈亮声,曾任日内瓦大学音乐总监,他的音乐事业主要起步发展于瑞士日内瓦,因贡献突出,瑞士还专门为他设立了“大学乐师”一职。

后来他多次回到中国讲课,成为中瑞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为中国的音乐事业作出了不少贡献。

有一次,他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斯琴高娃。

两人相知、相恋,走入婚姻的殿堂,携手走过36载光阴,期间因工作聚少离多,但感情始终融洽。

每次出现在镜头前,那份相濡以沫的温情,总能透出画面。

直到陈亮声生命走到最后的时刻时,斯琴高娃也一直陪伴在旁。

今年2月28日,陈亮声在妻女的陪伴下安详离世。

而早在2000年,他就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荣誉教授,还将自己珍藏的音乐资料无偿送给国家图书馆。

大师的人生光辉璀璨,但对于他的人生来说,与斯琴高娃的那场相遇,依然独特而美好。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永远是生命之中最可贵的东西,是人生中最美的事。

4、TVB演员祝文君 1966年8月16日-2022年2月28日

“对了斯蒂芬周啦,你的撒尿牛丸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食神》台词

祝文君原本是一名旱涝保收的银行职员,如果一直做下去,这辈子会不会赚到更多的钱呢?但她主动辞去银行的工作,考进了TVB艺员进修班。

不奇怪,那个时代的中国香港,充溢着机遇,街头步履匆匆的人们,从不惧改道,无数街口连着无尽可能。

不过进入娱乐圈后,祝文君并不能尽情施展,主要是做主持人的工作。

但阴差阳错,她的节目《城市追击》反响热烈,周星驰曾公开赞扬她的主持功底,邀请她客串《食神》,于是有了电影中那段她采访星爷的经典场面。

这部电影后,她顺势转入无线戏剧部,先后参演了《溏心风暴》《妙手仁心2》等剧。

当年的港片港剧,的确如一场夜宴,夜宴定格了港娱最璀璨星光,空前且绝后,但总有人默默无名。比如祝文君。

与大多数的港圈艺人一样,她所获得的角色也大多是配角为主,不算出彩,多年后人们记得的,依然是《食神》。

祝文君曾表示想要尝试演绎更多不同的角色,但一直都没有机会。

可是直到她被查出肺癌、治疗期间仍旧坚持工作,2021年11月,她的作品《拳王》还在播出,而《童时爱上你》《痞子殿下》两部新剧已经拍完,还未播出。

她一直装作若无其事,不愿向身边的朋友透露半句病情,直到今年的3月2日,她在睡梦中去世,年仅55岁。

朋友们才知道,她曾笑着经历了怎样的艰难。

但这就是港娱的普通艺人,她们的收入永远无法和内娱三线艺人相比,甚至在港人中,也只是普通再普通,毕竟TVB的薪酬水平举世闻名。

但她始终保持尊严,努力,奋进,靠自己,带着笑声活到底。

她的人生就如罗文当年唱的,“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5、著名导演楚原 1934年11月2日-2022年2月21日

“管他天下千万事 闲来轻笑两三声”——楚原

他去世的时候,很多营销号写的是,港片老戏骨去世。

若是先生在天上听到,大概会哈哈轻笑两声。

楚原的确在晚年参演过不少TVB剧,《陀枪师姐》中的程爸,《西游记》中的如来,都是他饰演。

但他更了不起的身份,绝对是港片大导演和武侠片一代宗师。

楚原曾将一部舞台剧改编成粤语电影,取名《七十二家房客》。

影片超越李小龙电影,刷新港片电影票房纪录,人称「楚千万」。

影片重振粤语片,周星驰《功夫》中的猪笼城寨和包租婆,显然是对影片的致敬。

他曾和张彻、胡金铨和李翰祥并列为“四大导演”,但拍武侠片,确如他自己说的,是「时势造英雄」。

当年他连续七部作品“扑街”,九个月没戏拍,直到1976年的《流星蝴蝶剑》横空出世。

这是楚原第一部古龙改编作品,从此开启了他和倪匡、狄龙的铁三角,整整18部,让狄龙再上高峰,还捧红了尔东升。

论作品内核,楚原总是走在时代前面的。

论作品风格,无人能像他的作品一样魅丽奇诡,意境深远。

当年邵氏全是片场,很少实景, 但楚原镜头下的一草一木,一舍一景,都能拍出残阳冷月,枫叶灯影。他创造的武侠世界是如此浪漫,刀光剑影也有朦胧之美,连环命案背后可见人性。

只有他才真正还原了古龙小说的精髓:人与宿命的角力,对感情的执着,对生死的看淡。

能拍出这种电影的人,自己却活得超然物外。

风光时,他是邵氏活招牌之一,后来落寞,轻笑两声,淡定去无线跑龙套。

陈凯歌导演说得好啊:“风起时,树叶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 当舞榭歌台终化旧日风景,他并不迷恋。

后来获得金像奖终生成就奖,他又淡定上台,随性发言,说出 「人生原来同打麻将一样,有东南西北风,当打到北风时,又是另一种人生。」

这才是侠者风范。

6、演员常枫 1923年4月6日-2022年2月6日

“无忌,我教你的还记得多少?”——94版《倚天屠龙记》台词

许多人认识老爷子,是因为1994年版的《倚天屠龙记》,片头曲中唱到“仰天一笑泪光寒”时,中,常枫饰演的张三丰,一身仙风道骨,在空中转身跳跃,仙气飘逸,就仿佛就是从金庸书中走出来的大侠。

1923年出生在黑龙江的常枫,出道很早。

演了一辈子戏,大部分是配角,《八百壮士》等优秀电影中,他都有戏份。内地观众最熟悉的,可能还是《家有仙妻》。

他是人们眼中演技好,艺德更好,从不挑剔拍戏环境的老戏骨。

但老爷子一生获奖不算多,晚年直接拿了终身成就奖。

2019年,淡出影坛20余年的常枫,收到导演秦海璐的邀请。一开始老爷子一口拒绝。

但秦海璐没有放弃,几年后将写完的《拂乡心》剧本交给他看,这次老爷子被感动了,决定“出山”。

结果就像闭关而出的张三丰一样,老爷子一出手,就演活了片中执着又孤独的老兵蒋生,一个落寞角色,被他演得苦笑,讪笑,五味杂陈。一个表情,已经远远超过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

正是本片,为他夺得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2019年,老爷子上台后开心地说,“我年纪大了,记忆也不好了,说话也啰嗦了。这么大的年纪,能在这里领奖非常不容易,特别谢谢各位评审。”

再听到老爷子的消息,就是老爷子去世。

岁月绵亘漫长又电光火石,老爷子在睡梦中去世,享年96岁。

现实生活里,老爷子不是一个英雄,不是一个大侠,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好演员,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就够了。

7、配音员卢雄 1947年-2022年1月27日

“不勉强不勉强,全都是仗义执言”——喜剧《九品芝麻官》卢雄台词

卢雄的演艺人生,开始于港娱那个草莽又迤逦的梦。

多年后,刘培基说: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在我们那个年代是一定的。

正是带着这种热望,因为羡慕舅父叶夏利进入娱乐圈,卢雄才报考播音员。

《守下留情》中他透露,当时在佳视的年代其实主要做演员,但公司倒闭后有好多导演走了出去,其中一个便是徐克。

这些导演本身认识卢雄,于是当电影需要配音工作时便会找上他,他的专业能力强,先后为李连杰、成奎安、曹查理等艺人都配过音。

有时导演们也会找他玩一些电影,于是便有了《九品芝麻官》中的尚书大人。彼时的港片里,不是大英雄,就是大坏蛋。少有尚书大人这样充满喜感的伪君子形象。

那一幕星爷将半个光酥饼交给他,以及在皇上面前飞刀丢苹果的戏,都是在中国香港的盆栽学会内拍摄,没想到拍完了,许多人都以为他是个演员。

卢雄的确演过《鼠胆龙威》、《都市情缘》、《追男仔》等,都是配角玩票,主职还是配音。他坐上港片黄金时代的巴士,穿梭于旺角的黑夜,铜锣湾的清晨,车窗外霓虹如带。

后来港片老去,他也老去。

最近一次亮相,是在2021年TVB的综艺《好声好戏》之上。此时整个港片配音界,遍布他的徒子徒孙。

尚书大人极不靠谱,卢雄这样的老牌艺人,始终靠得住。

8、相声演员耿伯春 1952年-2022年1月1日

“今天我给大家说段相声”

耿先生去世的消息,是德云社相声演员朱汝钊告知大众的,他发出灵堂送别师父的照片,还配文道:“师父一路走好,下辈子还给您当徒弟!”

耿伯春的父亲是相声大师耿宝林,母亲也是相声演员耿雅。

他从小耳濡目染,早早地便开始说相声。

年轻时,他与马志明一起搭档表演,后进入武汉军区说唱团。有过不少代表作品包括《武松打店》《楼上楼下》、《艺术与人生》等等。

但他没赶上相声随着电视掀起新一轮高潮的时代,即便有着不少代表作,但时间久了,有些人和事,就呈现出兴衰更替、沧海桑田的味道。

2002年,他再次复出说相声,舞台还在,但江湖上的热闹,不属于他了。

但有些人在乎的不是热闹。

朱汝钊后来又更新一则动态,并配文道:“没想到这竟成了千古绝唱!”照片中,耿伯春坐在床上,翘着二郎腿,手拿着快板,闭着眼睛聆听快板的节奏,一脸陶醉的神情,外面的热闹冷清与他无关,他的心里必是有他自己的热闹的。

红不红不过如此,重要的是,那引人发笑的面孔背后,是什么样的人生底色?

9、配音员朱子聪:1952年-2022年1月1日

“李大人,这金牌,留给您做纪念吧”——《黄飞鸿3:狮王争霸》台词

相比曾经频频客串的卢雄,朱子聪更是天生的配音师。

而他的配音人生,也像是一部港片兴衰史的折射。

1981年,港片崛起,新片开不停,他决定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专为电影配音。

朱子聪吐字清晰,能迅速把握人物情绪,又快又好,曾经是李连杰、谭咏麟、吕良伟等众多影星的指定配音演员。

为李连杰配《黄飞鸿》时,导演关掉了现场灯光,漆黑一片中,手稿都看不清,朱子聪单凭演员的口型,依然迅速完成配音,情绪、语态都十分到位。

港片如日中天,配音演员也随风创造经典。《英雄本色》狄龙饰演的宋子豪、《九品芝麻官》与周星驰“对骂”的状师方唐镜、“黄飞鸿”系列的黄飞鸿背后,都是他的配音。

某种意义上,他也是一位港片看不见的演员。

但配音师的起,是随着港片而起,落也是随着港片回落,1994年,港片由盛转衰,全港叫得上名号的导演、巨星、编剧共造了一出最后的港片盛景。

1995年,朱子聪退出配音界,黄金时代过去了,留下来又能如何?

但他十年后重返,2007年又回到TVB配音组。

港片没落了,港剧总还是在的。

直至离世,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配音岗位上。

那些留下港片港剧中的声音,观众或许不知道是谁配的,但其中总藏着中国人最能呼吸到的人情味。

余音绕梁,只要港片港剧还有人看,朱子聪的声音就还在。

写在最后:当然,2022年忽然离世的老一辈艺术家,还远不止上面这些。

比如曾说出“一出戏要精彩,每个角色的演员功底都得过硬”的京剧名家童寿苓 ,坚持艺术水平不够格的戏,坚决不上演。百岁高龄时接受采访,依然精神抖擞,思路清晰。

比如留下了爱情童话的王蓓。

她曾演出《大浪淘沙》《聂耳》等经典作品。

1985年,她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丈夫白桦从此与她寸步不离。直到2019年白桦去世,三年后,王蓓也悄然离世。

还有凭越剧影片《红楼梦》王熙凤一角大受欢迎的越剧金派创始人的金采风。

被称作蔡头的知名台综主持人蔡斯文。

比如演出过《琅琊榜》《玉观音》《知否》的周艺华。

比如金钟视帝唐川。

生死乃是自然,但当一个个带给我们感动过的生命嘎然而止,就仿佛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也就此凋零。

当我们怀念老艺术家们,我们怀念的是什么?

当然有他们留下的经典本身,但也有他们面对艺术、手艺,九死尤未悔的庄严,是以创作者的热泪与投入浇灌的神圣,这种投入与作品本身,一起形成空谷回音般的和鸣。

演一个传世角色很难,唱一首传世好歌很难,完成一个传世的配音很难,如果创作者不能与作品一起经历碾碎又重生的反复,就无法真正体会到一部作品面世时雷声轰鸣、春雨如丝般的幸福。

当他们投入其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好而欢乐的回忆,成为我们记忆的一部分,自己却深埋功与名。

如果说这些老艺术家证明了什么,其实只是再一次证明了一个古老的常识。

我们看一部作品,听一个作品,看的听的是有形的那些东西,如故事,如技术,如音色,如表演。

但成就这些作品的,往往是无形的,看不见的那些,如精神,如信仰,如热爱,如至死方休。

他们是用尽漫长又短暂的生命,去投入,去创造,去珍惜艺术的美好,珍惜人与人之间相遇的美好。到最后,世间美好的创造,总是环环相扣。

比如李光羲,从1953年到2022年,从艺时间长达69年,他曾用一句话总结: “歌唱对我而言意味着生命。舞台是我的天堂,我选择了最幸福的职业。”

世间多一个先生这样的人,就多一份热爱,少一片冰冷的荒原。

而当时代的列车轰轰烈烈开过去后,依然会有温暖的慰藉,留存在人们心头。听过的歌,看过的电影,都成了他们人生的凭证,也是我们人生的凭证。

那些经典相连,起伏如山丘,如今他们在海的那边,我们在海的这边,隔海相望,生死无法穿越,但经典永恒。

先生们已逝,但歌声跨越岁月与沧海,依然那么动人,那么澎湃——“待到理想化宏图 咱重摆美酒再相会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咱重摆美酒啊再相会”。

谢谢你们,再见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